注册系统“第一期注册督导师线上沙龙”
成功举办!


为了更好地规范引领专业发展,注册系统注册工作组发起、策划并组织了“注册督导师沙龙”系列活动,围绕注册督导师关注的重要话题、工作中的难点,以及可持续开展交流和研讨,有助于注册督导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不断提升专业敏感度、持续精进专业胜任力。


2020年10月20日晚,第一期“注册督导师沙龙”在腾讯会议顺利开展!本期沙龙活动邀请贾晓明教授与钱铭怡教授就“督导理论应用与督导伦理”做专题分享和讨论,活动由王建平老师和孟馥老师进行主持,共有近60名注册督导师参与了本次沙龙。


沙龙活动开始,王建平老师热切欢迎与会的注册督导师,和大家回顾了国内疫情爆发初期,注册系统多次组织面向注册督导师的公益培训,充分肯定注册督导师在疫情心理援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疫情这场大考,也让国内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从业人员也逐渐认识到接受督导是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王建平老师介绍道,注册督导师沙龙系列活动将从相对比较基础、但很重要的话题切入,前几期沙龙均会搭配督导伦理的分享和讨论,采用沙龙的形式,精简讲授的时间,让与会的注册督导师们有更多时间自由讨论、充分交流。


在正式讲授开始前,贾晓明主任委员代表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再次肯定了注册督导师在疫情心理援助中的责任担当,在国家需要、大众需求的关键时刻,注册系统专业人员积极应对、主动出击,展现注册系统的专业性;各位注册督导师积极参与到国内主要抗疫心理援助热线中,提供不同层级的专业督导,充分发挥了专业引领的龙头作用。

1.jpg

(王建平老师)                                 (贾晓明老师)

整合督导理论指导督导实践


贾晓明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督导理论的内涵和功能,并强调做督导需要理论的引导,而不能仅靠咨询和治疗的经验。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体验,贾晓明老师设计了一个督导背景,并邀请注册督导师们思考:自己作为督导师,是如何考虑用何种督导理论进行具体的临床督导工作。以此为引子,贾晓明老师分享了从督导理论的角度对自己督导实践的思考和总结,并形成自己整合的督导理论取向。


贾晓明老师提出,将督导的理论模型划分为:基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督导理论跨流派的督导理论两大类,这与Goodyear与Bernard对督导理论的区分略有不同。随后,带领大家一同复习了主要的督导理论及其核心概念,并结合自身的督导理论应用,有侧重地介绍了督导发展模型中的整合发展模型(四阶段、三结构)、六状态(罗内斯塔德和斯科夫霍特德模型)、三阶段模型(洛根比尔、哈迪和德尔沃斯模型),以及区辨模型和胜任力模型。(具体知识点,请点击回顾:《督导与督导理论》培训纪要及主要内容[游琳玉1] )。最后,贾晓明老师结合自己的督导理论取向,分享自身对在前面提到的督导背景下,如何应用督导理论开展督导的思考,即整合督导理论取向的应用“地图”。

640.png

理论的重要作用在本期督导理论应用的分享中被反复强调。


在讨论环节,王建平老师指出,督导理论体现出对督导师胜任力、科学素养部分的要求。随着越来越多国外的理论、技术引进介绍到国内,督导师还应该具备对理论的基本鉴别力,考量科学的效果,要当好“守门人”。


督导伦理为督导实践保驾护航


钱铭怡老师结合贾晓明老师对督导理论应用的分享,向注册督导师们分享了自己对于督导理论学习与相关伦理的体会和思考。


学习掌握督导理论,是对督导师的胜任力要求。钱铭怡老师在对自身实践的总结和梳理基础上,结合督导理论取向应用“地图”分享了自己在督导中的以CBT为取向,整合跨流派督导模型时的督导策略。


钱铭怡老师进一步对督导理论学习下相关的督导伦理进行点题,指出对督导师胜任力的要求其实是善行、公正、责任和尊重的需要。受督导者对于督导师而言,就是寻求专业帮助者,督导师的胜任力提升既促进了受督导者的专业发展,也进一步保障了来访者的利益。

3.jpg

 (钱铭怡老师分享“督导理论的学习与伦理”)

 

专业技能和伦理规范是助人工作者的两个翅膀。钱铭怡老师强调,每个督导师都是受督导者的伦理教师。如果督导师在胜任力方面注意不断提升自己,尊重受督导者,在伦理和理论方面都不断地注意,提升自己的专业性,给受督导者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心中有了这个榜样,受督导者也能更好地继续沿着这样的专业道路,继续发展和前行。

 

注册督导师对话交流

在贾晓明老师与钱铭怡老师简要介绍了“督导理论应用与督导伦理”的相关内容之后,与会的督导师们结合督导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积极提出个人的思考与困惑,贾晓明老师、钱铭怡老师、王建平老师、安芹老师分别进行了回应,分享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柴美静老师对自己在督导中运用督导师的咨询师角色的不确定性以及界限,请贾晓明老师做进一步阐释。贾晓明老师介绍运用咨询师角色的特定情境,强调督导师关注受督导者的个人议题并不是要解决他们的个人议题,而是聚焦帮助受督导者意识到是否有个人的议题以及如何避免个人议题影响到帮助来访者。


赵陵波老师围绕督导的发展理论,想了解在小组督导中如何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受督导者的需求。贾晓明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督导理论取向进行了简要回应,介绍了自己会以受督导者为中心,首先考虑受督导者的需求,同时可以将受督导者案例带来的一些问题结合小组成员的不同需求,在小组中进行专门的讨论和讲解。


杨秋苑老师提出对跨国的远程个案督导中涉及到的法律、伦理困惑,钱铭怡老师和安芹老师先后进行回应。钱铭怡老师指出,督导师和咨询师要了解来访者所在地的相关法律法规,注意网络咨询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关于保密的突破,还是要看是否符合突破的条件,重审了注册系统二版伦理守则中对于突破保密的相关条款。安芹老师特别提醒,对于远程心理服务,特别是跨国咨询,咨询师需要意识到是否具备提供咨询服务的资格,掌握远程心理咨询的注意事项。


詹启生老师提出,目前有很多理论方法,当督导师和受督导者理论取向不一致时,督导师应该如何处理。贾晓明老师首先表明了可以称为理论流派是有一定条件,目前主要有十几种,见Corey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一种方法和技术不一定是一个理论流派;其次,当督导师与受督导者有不同的理论取向时,最重要的就是从共同因素以及基于胜任力模型开展督导。但应注意,避免强制受督导者按照督导师的理论流派工作。王建平老师进一步补充,对于督导师而言,应该学习和掌握主流的咨询理论流派,此外,在掌握了跨流派的督导理论之后,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做到更为灵活的处理。王建平老师也结合自身的督导实践分享了自己在面对这类情形时的处理策略和技巧。


最后,王建平老师作为主持人对今天的沙龙进行了简短的回顾。“注册督导师线上沙龙”也是注册系统为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增加注册督导师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全新尝试。


今天是第一期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开始,虽然大家稍微多花了点时间热身和熟悉这种形式,但在快结束的时候依然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对很多的问题非常感兴趣。这次疫情之中,注册系统成员主动担当、勇于作为,让公众看到专业人员的工作,也从政府和群众那儿得到认可,尤其是注册督导师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让咨询师以及新手督导师都意识到督导的重要性。在这样的体验之后,对于督导是什么,督导的过程中怎么提升胜任力,怎么在专业中把关等,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触。注册系统依靠注册督导师队伍,将会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4.png
5.png
6.png

(第一期注册督导师线上沙龙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