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自中央电视台12频道“心理访谈”栏目播出《穿裙子的男孩》节目后,公众和专业界的愤怒久久不能平息。面对已走投无路但不甘放弃、勇敢求助的当事人和对国家电视台、专业心理栏目寄予信任的社会大众,这期节目给了我们所有人重重地一击,令我们感到深深的痛心和震惊!我们不禁追问甚至是在心中质问:“媒体的责任与善行何在?!当事人的福祉何在?!心理服务工作者对人的基本尊重与专业性何在?!”……也许,我们现在所有的评论和补救都已无法挽回节目对当事人小方和妈妈所带来的伤害,但作为一名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工作者,仍然希望从伦理的角度探讨本期节目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正名,并试图使同样被伤害的社会大众能重新找回一些对心理行业的信任和期盼。


首先是“责任、公正与尊重”相关的议题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基于《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的总则及其他部分相关条款。

2.jpg

节目中观察员及主持人多次出现不尊重当事人(小方)的言辞,如:“装、假、猜”、“毛病”、“古怪行为”、“和我们正常人不一样”、“你很可悲”、“你不会表达感情”等,这些攻击性歧视性评价性的用语令我们愕然;观察员及主持人还多次打断、压制当事人表达见解,其语言和姿态都显示出颐指气使、责问的态度,如“听我说完”、“你着什么急”、“不可以吗”等等,完全有失基本的尊重和平等。节目中“心理专家”这一角色虽然没有非常直接的攻击当事人,但面对主持人及观察员不负责任的、可能给当事人造成精神压力的言行,“心理专家”是沉默和默许的,不论主观意愿如何,实际效果是成为了观察员和主持人的“帮凶”和“共谋”。比如,“心理专家”利用当事人信任,对其有明显的“诱导”(撕掉自画像),而随后观察员和主持人又利用这一点对当事人展开轮番攻击。在这些“激烈”的互动过程中,专业工作者连最基本的“不伤害”底线都没有维护,更何谈“当事人利益最大化”的考量?


再来思考观察员和主持人的角色性质问题:观察员算心理师,还是只是热心观众?这一点在节目中并没有明确界定(观察员说,这些帮助你的人、在专业上、人性的把握上,在国内都是最好的)。而就在观察员和主持人的专业资质不明的这种情况下,他们却一直在试图解释、分析及干预当事人,控制节目的进行并联合压制当事人,我们不禁要责问:观察员和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到底是什么?“心理专家”这一角色是不是首先有责任进行专业性的设置,以避免对当事人权益的损害?……可见,我们一直所倡导并践行的“善行、责任、公正和尊重”等伦理规范又被轻视到了何等程度?!


此外,作为《心理访谈》栏目已经开播了十几年,是否考虑过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节目并没有明确说明“节目中是否隐去了当事人的辨识性信息(如使用化名)?摄制前是否充分告知了当事人及家属,节目播出后对其的潜在影响,节目中可供选择的隐私保护技术(如马赛克处理或请演员全程模拟等等),以及当事人的书面授权情况等。”再问,录制节目的目的是帮助当事人还是取得高的收视率?当使用大量的剪辑、画外音插入等技术来突出戏剧性冲突的同时,有没有考虑过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这种选择性地呈现信息的方式,也诱导了观众去接受心理专家及观察员所谓的“权威性观点”。



               其次是涉及心理师的“职业责任”议题。伦理守则中相关条款摘录如下:

3.jpg

节目中“心理专家”对当事人求助问题的科学界定不严谨。基于节目中所呈现的有关当事人坚持要做变性手术的有限的信息,当事人可能属于“性别认同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或 “性别烦躁”(DSM-5)。研究显示这一现象的发生发展有着非常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因素。节目中,“心理专家”和观察员只秉持一种观点“变性意图源于当事人对父亲暴力的恐惧与焦虑,是防御的体现,是当事人脱离创伤的唯一途径”,“通过伪装而幻想得到友情、爱情”等等。让大家很怀疑这些“专家”相应的专业训练及实务经验,是否有资质来进行解释和评论。而在整个节目中,“专家”和观察员对当事人情况的解释及干预策略对公众也具有明显的误导性,并未基于实证科研成果对这些心理及行为现象做出严谨、科学、整合性的解释和分析。


此外,“心理专家”在不适当的时机和场合撕开当事人最深的伤疤,当当事人反应非常抗拒时仍没有停止,使当事人有可能遭受二次创伤,这也违反了基本的专业伦理。

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