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微问答第三


孟馥


想去医院做咨询师,如何入门?


做家庭治疗师,一定先要结婚?


当更年期遇到青春期,当夫妻已离异,
父母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中国心理学会
关注临床与咨询



1.jpg

孟 馥丨医者

1
第一问:
孟老师,想问下您目前所在的医院招聘心理咨询师时会采用什么样的标准?非科班出身的咨询师有机会进入医院工作吗?


目前,我们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医学科或心身医学科、临床心理科招聘的专业人员都是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出站的医学博士或医学硕士,必须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和资格证书,非科班出身的咨询师尚无进入医院工作的机会;新的精神卫生法出台以后,我们也在考虑招聘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加入我们的专业团队,今年,我们就引进了一位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硕士毕业的、具有全美康复心理咨询师认证证书的专职心理治疗师,开展谈话类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

2
第二问
孟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母亲,想咨询一个与女儿相处得问题。女儿今年读初二,之前我们相处都非常好。但最近一年多以来,女儿好像特别不爱跟我聊天。每天除了吃饭的时候说两句话,几乎全天没啥沟通。当然,我也不知道女儿是怎么想的。作为一名母亲,我一方面很为女儿担心,另一方面,也感觉很挫败,孟老师,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打破目前的僵局吗?


这是一个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常常咨询的一个问题。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主张和独立意识,很容易以相对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与父母的不一致,尤其是之前与父母关系比较紧密的孩子,因此,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很容易产生冲突,使得家长很难把握与孩子的关系,甚至为孩子的逆反、对立所苦恼。作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应该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如果家长能够理解反叛是孩子独立、成长的标志,是每个年轻人成长必须经过的阶段,就会从积极的角度去适应,学习用更包容、接纳和关爱的角度接受孩子的所作所为;多给予理解、认同、肯定和支持,鼓励孩子与同辈发展出友谊和亲密;努力与孩子建立一个正向的、双赢的关系,而不是强求和控制;当一个孩子带着一份强烈的自尊、学会对自己负责、并有能力在家庭以外建立起亲密关系的时候,青春期成长的目的就达到了。

3
第三问
孟老师,想替朋友问个问题。我的朋友是一名女性,事业做得很好,但去年和丈夫离婚,有一个儿子,今年10岁。离婚后,为了不让儿子感觉落差太大,她要求丈夫每天早起到家陪自己一起送儿子上学。周末也偶尔安排一些“家庭活动”,但儿子已经知道爸妈已经离婚,看着爸妈非正常的沟通也不舒服。孟老师,想问下您,觉得这样的方式好吗?是选择给儿子感情上一些“补偿”还是让儿子坦然接受现实对他心理发展更好呢?


作为孩子,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父母的离婚;孩子会在内心里认为是自己的不够好才导致父母离婚的,而且,每个孩子都有想让离婚的父母“重归于好”的愿望,并会为之为努力,甚至有些孩子会“故意制造一些麻烦”来吸引父母的关注、为父母“创造在一起”的机会。我个人认为,当一对夫妻决定离婚、无法再做夫妻的时候,他们应该对原有婚姻的恩恩怨怨做必要的了结,坦诚的面对婚姻的失败,而不是掩饰、逃避,甚至是补偿;对于一个10岁孩子的家庭,父母最好是能平静的告诉孩子父母离婚的缘由,明确不是孩子的问题,并保证无论婚姻如何,作为父母,他们永远是爱他的,不会抛弃他。对于离婚的家庭,父母要学习“虽然以后不能再做夫妻,但可以做孩子的合格父母”。

4
第四问
孟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刚入行的心理咨询师,28岁,对家庭治疗非常感兴趣。但是目前自己还没有成家,会对家庭治疗有影响吗?如果要做,又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一名心理咨询师的人生阅历确实对他(她)的工作的影响很大。家庭治疗是一份很特别的工作,挑战性更大,对咨询师的要求更高。尽管我们国家的标准与国际惯例尚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所有的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都要经过专业训练、临床实践、专业督导和自我体验这这四位一体重要的环节。虽然你还没有成家,但你是从你的家庭里走出来的,会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有所理解和感悟。所以,如果您想成为一名从事家庭治疗的咨询师,需要在原有四个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家庭治疗的专业训练、增加跟家庭一起工作的临床实践、接受家庭治疗方面的专业督导,在自我体验方面,多做一些与自己原生家庭联结的工作,培养对系统、对人际背景的敏感性。

5
第五问
孟老师,之前读过您的文章,谈到旅行对亲密关系的促进作用,想起前段时间,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几乎撩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想听听您从心理的角度解读下,为什么这短短几个字会让国民那么敏感?


这个问题,我也说不太好。中国人太多,社会又如此多元。我想一个共同的特点可能就是:每个人都想探究那个未知的世界,每个人都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这是人们的一种愿望、一种期待、一种冲破束缚。不同的层面的人,“想去看看”的内涵是不同的;我的理解,人们更多想去看的不仅是外部的世界,而是探究自我的内部世界,借此满足内在的需要。除了在内容层面上表达了许多人内在的情感和需要之外,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也是引起人们关注和共鸣的重要因素。因为,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只受无意识情感的影响。影响群体想象力的,绝对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事实引起人们注意的方式。

6
第六问
孟老师,因为我和丈夫工作的原因,必须把一岁的儿子送回老家由我父母来抚养,我知道这对孩子早期亲密关系的培养非常不利,请问孟老师,有什么办法可以给孩子做一定程度的补偿呢?


隔代抚养是当今社会很普遍的一种情况。

讲到早期的亲密关系,也就是婴儿与其主要的照料者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情感联结即依附情感模式的形成大约需要18个月;好在您跟您的孩子在一起仍然有一年的时间,已经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关于下一步如何做一定程度的补偿,我个人认为:1、关系的质量比关系的数量更为重要;2、替代的照料者的相对稳定也很重要;3、适宜响应,即:清晰地针对孩子的需要信号,提供身体照料、情感交流、以及关爱,在孩子游戏、爬行、或从事自己的其它事情时,给予孩子 “自主空间”。

7
第七问
孟老师,我刚刚结婚半年,跟老公关系非常好。但有一个问题让我感觉非常挠头,就是老公对婆婆非常依赖,甚至连我们夫妻俩看电影都叫着婆婆。(我们结婚后和公婆一起住)我担心时间长了,婆婆对我们夫妻俩生活干涉太多,会影响我们夫妻感情?想请孟老师支个招,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公更关注自己的“小家”呢?                


从家庭发展周期的理论看,你们结婚成家(我们称之为“再生家庭”)正处在家庭发展的第二个周期,即新婚成家期;这个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双方要为新的系统投入情感,形成和建立属于你们的婚姻系统,重新组织家庭和朋友的关系,以便更好的接纳配偶。当然,前提是你们俩人都需要完成第一周期的主要任务,即区分出在原生家庭中的自我,在心理上、工作上和经济上独立,进一步发展朋辈之间的关系;我想,如果您能帮助您的丈夫在这方面有个新的认识和理解,就能有意识地与原生家庭做些分离,在原生的家庭和再生家庭之间建立正常的边界,你们的小家庭就会运作的比较好,而经营好婚姻和再生家庭也是对原生家庭及父母最好的回报。


8
第八问
老师您好!想问下,对于刚入行的咨询师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督导老师呢?又如何知道,选择的督导老师是不是适合自己呢?有没有一些普遍的标准呢?


督导是一种专业人员间的学习关系,存在于所有参与者的专业成长与个人成长的情景脉络中;督导也是一种独特的努力,是督导师用个人经验来帮助受督导者成为一位治疗师,但不是对受督导者的治疗;依我个人十多年临床督导的经验,我认为督导的过程更聚焦于受督导者的自我能力培养,支持、温暖、鼓励的督导关系是督导的核心。所以,在选择上可以参照上述的标准;当然,心理治疗分很多不同的理论和流派,各个理论的对个案的理解和工作侧重点不同,咨询师根据自己的理论取向选择不同的督导也是重要的。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有一百多位注册的心理督导师,他们都是经过严格、系统、规范的专业的训练和资格认定的,在大家选择督导师时应该优先考虑。2.jpg

第四届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大会



个人简介

孟馥

临床心理学硕士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 主任医师

现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D-06-058)、第三届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家庭治疗学组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心理卫生学会常务理事;香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DCAP)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培训中心临床督导;中德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员;全国结构式家庭治疗连续培训和督导项目中方教员。



关于微问答

各位小伙伴们,CPS临床心理注册系统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做到第四期啦。

前几期微问答发出来后,总有童鞋表示想给喜欢的咨询师提问,聊聊自己在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之路上遇到的困惑。

现在,机会来啦!我们每周都会邀请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做嘉宾,来回答大家的问题。如果你有什么想问的,就请关注公众号,把你的问题告诉主页菌。我们会将大家的问题收集起来,交给下期嘉宾,由嘉宾挑选问题进行回复。

第五期微问答,我们请到的心理治疗师是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贾晓明。如果你有任何关于心理咨询或咨询师成长方面的困惑,就快把问题甩过来吧!


下期专家

3.jpg

贾晓明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系统接受了精神分析连续培训、人本主义取向心理咨询培训。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咨询心理学系高级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注册工作组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批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


第四届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大会

会中工作坊:家庭治疗中的秘密和仪式

时间:7月11日 14:00-17:00

嘉宾:孟馥


关于我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CPS临床心理注册系统。


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