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心理援助的分级分阶段处置
抗疫心理援助的分级分阶段处置
当前的抗新冠肺炎的心理援助中,需要清晰的对援助的对象人群施行分级、分类对待,对所面临的工作情景做好分阶段的处理,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各种技术援助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避免低效率或者不恰当的处置。
一、人群的分级分类 1 人员分类 按照疫情所处的感染风险和可能承受的心理应激强度来区分人群: 一级人群:住院的重症患者,一线的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级人群: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疑似者,密切接触者,就诊的发热者。 三级人群:一二线人员的家人,亲友,同事等,参加疫情应对的后方救援者,居家医学隔离观察者。 四级人群:疫区相关人群,易感人群,普通人群。 2 心理援助策略 根据各类人群的心理问题特点提出相应的心理援助的策略: 针对一级人群的住院重症患者: 需要进行伤害相关的风险评估; 支持倾听,安抚情绪; 提供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信息,鼓励配合治疗; 关注情绪状态,必要时提供精神科会诊。 针对于一级人群的医护人员、疾控人员、管理人员: 教授减压技术,帮助纾解不良情绪; 提醒劳逸结合,保证饮食、睡眠、休息; 鼓励寻求心理支持,增加各种交流; 建议发现情绪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针对二级人群: 提供有关疾病和相关服务的信息,教授科学防范技能; 鼓励健康生活方式(营养,锻炼,休息); 开展健康宣教,减轻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 建议寻求社会支持,借助热线、在线平台等帮助自己舒缓情绪。 针对三、四级人群: 开展健康宣教,提供有关疾病的科学防控知识; 引导积极应对,鼓励适应性行为; 教授识别不良情绪和自我调适的方法; 消除恐惧,不歧视患者和疑似者。 区分居家医学观察与隔离保护的不同,减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二、分阶段心理援助-心理急救 从当前抗疫所处的整体状态来看,目前所施行的心理援助属于心理急救的范畴,而不是日常工作中的心理治疗和咨询,也不同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 心理急救是整个救灾体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要和政府的紧急预案,军队的紧急救援,灾民的临时安置,食物和水的及时供应,急救医疗,公共卫生的减灾防疫工作等相协调行动。所有抗疫的救助者所开展的工作,都具有心理救助的功能和效果。 心理急救是由经验引导的帮助个人和家庭克服灾难引起的心理恐慌的手段,用来减轻灾难事件所带来的痛苦,进而增强短期和长期心理功能性适应能力的方法。 心理急救的理论不把灾难事件的当事者当成有严重的心智功能的障碍。相反,它是基于对受灾者的早期心理反应建立起来的理论。这些早期心理反应可以发生在身体、心理、行为和精神层面上,它会导致个人的心理上的功能适应困难。有了心理急救人员的关爱和帮助, 这些早期心理反应可以有效地得到控制。 1 心理急救的基本目标 建立互不侵犯的人与人之间互爱关系。 快速加强安全感,提供身体和情绪安慰。 安定和引导情绪复杂和困惑的受灾者。 帮助受灾者表达与其相关的需求和顾虑,加强信息沟通。 建立灾后社会联系网络,包括受灾者的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和社区等扶助资源。 协助受灾者身心康复,并且让他们在恢复的过程中起到自主的引导作用。 提供信息,帮助受灾者有效克服心理障碍。 当需要的时候把受灾者转移到相应的康复机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等。 2 心理急救的关键: 建立安全感和稳定感 如何增强安全感 ①确保第一时间的人身安全,提供舒适的人身环境:利用可获得的资源,做一些积极的、实用的、熟悉的事情,与可获取的切实可用的资源建立联系。 ②提供有关应对灾难的活动与服务的信息,以及可靠的信息获得渠道:以便于受灾者获得当前的、精确的、及时更新的信息,避免让其暴露于不准确的,特别是令人不安的信息中。提供主流媒体正规信息发布渠道,告诫其不听信小道消息。提供疫情正在变得越来越安全的信息。 ③为与家人及照料者分离开的儿童、老人提供有效的照料,或帮助寻找到照料的资源。 ④关注与创伤后哀伤的话题,避免更多的创伤体验和导致创伤的提示。 稳定情绪的技术要点 ①建立稳定的援助关系, 切记游走式帮助:不要求多助人,而要注重有效的助人。 ②倾听与理解:以关注的态度,设身处境地倾听,并做适度的共情性回应,增强信任感。 ③适度的情绪释放:给予受助者语言及行为上的支持,适当释放情绪压力。 ④释疑解惑:对受助者提出的问题给予关注、解释及确认,减轻疑惑。 ⑤实际协助:提供实际的帮助,接受因灾难而发生改变了的生活环境。 ⑥重建支持系统:与主要的支持者或支持来源(家人、朋友、社区、单位的帮助资源等)之间建立联系; 与自己的身体与心理感受间建立联系:与抗疫的社会资源间建立联系。 ⑦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对常见心理状态识别、以及对困难状态应对的知识和技能。 ⑧联系沟通相关的救助服务部门,做好援助者的交接。 三、创伤的早期治疗 1、在治疗的早期,以建立稳定化为主,使得受助者获得以下益处: 促进自身的积极态度 增强调节心理感受、控制情绪冲动的能力 提高与外在环境互动、发展稳定生活的能力 培养和维持社会支持网络的能力 2、而对创伤性体验的治疗和修通在时间上应当做延后处理 这就像是在战地救护的时候,只做好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就行了。而那些取弹片、清创缝合、修补缺损的手术等进一步治疗,必须等运送到后方医院之后才能进行。 3、创伤治疗的SAFER原则和技术 S:Self-care & Symptom Control(自我照顾和症状控制) A:Acknowledgement(承认) F:Functioning(功能运转) E:Expression(表达) R:Relationships(关系) (详见方新老师课件) 4、 适当的药物:以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