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 | 《心理直播间》第六期:"二胎时代"来临,你做好准备了吗?

必看!注册系统《心理直播间》

0.png



每期邀请国内外最顶尖的心理专家

为您呈现精彩的心理学内容!



1(1).jpg




第壹季 | 每周壹期


独家点评热点事件,从“心”解读!

深入讨论心理话题,碰撞观点

精心打造心理微课,聚焦专业!




2.gif




“一个孩子太孤单,

想给孩子找个伴儿”


“我不想有弟弟妹妹,


他会抢走爸妈的爱”


政策开放后,是否要二胎?


“弟弟比你小,你要让着他”


“爸爸偏心,妹妹也有错,


为什么只批评我?”


生了二胎后,


如何做好两个孩子的教育?





《心理直播间》第六

主题:“二胎时代”来临,你做好准备了吗?


本期嘉宾:高文斌 孙莉 何瑾

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这意味着二胎时代的来临。对此,有人欢喜有人忧——一方面,有人认为二胎政策可以缓解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不利影响,但与此同时,有人却认为二胎的生育和教育问题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改变与压力。

阿德勒提出的“顺序理论”认为,出生次序对孩子的人格和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老大一出生即得到了父母的全部关注,当发现老二的降生会夺取一部分爱的时候,他将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老二一开始就与老大分享宠爱,容易事事与老大比较,具有压制他人的倾向。在二孩家庭中,孩子常常争风吃醋——父母到底该如何分配自己的爱,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竞争呢?

即使是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兄弟姐妹,在个性,学业表现等各方各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有了老大的养育经验,老二的教育似乎会更加放松和灵活。然而,对于孩子各自的特点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实行差异化教育的同时如何保持公平性?如何发挥哥哥姐姐的榜样作用又不让孩子失去自己的独特个性? 本期直播,三位二胎家庭的父母,和您一起谈谈二胎家庭教育那些事儿。






本期关注

生与不生,

先问问自己为什么?

想生二胎,

该如何做好老大的心理建设?

有了二宝,

两个孩子争宠怎么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怎样引导孩子做大哥哥和大姐姐?

个性不同的孩子,

如何做好差异化教育?


2017.5.25(周四) 14:30-16:00点

三位大咖为您详细解读

等您来看!

3(1).jpg


4.png


高文斌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心理健康促进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

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5.png

孙 莉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咨询师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


6.png

何 瑾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咨询师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




《心理直播间》第一季后续超豪华嘉宾阵容将陆续发布,请密切关注注册系统公众号。此外,你想看谁,也可在公众号给我们留言专家姓名和关注的主题。说不定,下期专家就是为你而请哦!


《心理直播间》收看方法

识别下图二维码加关注册系统公众号

按照下图操作即可获得免费直播链接


1.加关注

2.点击右下角“直播间”

3.点击“观看最新直播”

如有疑问可联系中科博爱 13021023504



7.jpg

8(1).jpg



《心理直播间》互动方法


识别下图关注注册系统公众号

回复“0525”,扫二维码即可

进群参与直播互动。

也可以拉小伙伴进群,共同学习

9(1).jpg







《心理直播间》往期回顾





第四期:2017.5.17

主题:心理治疗将迎来“中国纪元”?

嘉宾:朱建军 李明

观看人次:1720

精彩摘要



中国本土的“心理学”是

王阳明的“心学”加上宋明“理学”

东方文化强调融合、本质,

西方文化则着重思辨、分析

现在西方主流心理疗法中多少都有东方文化的影子

在西方“现代性”困境致使人心发展受挫时,

东方文化可以成为一条出路

打破东西方心理学的壁垒,

靠的是“博而返约”

学心理学不能只读专业书,

还要读文化学、人类学


对于纷繁的流派,心理学徒要

先都尝一尝,建立自己的口味

各派心理治疗流派都理应存在于世,

但需置于同一个伦理框架下

在做学问方面,

要以孔子四绝“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为戒

任何一种知识体系都无法构成真理,

固着于一种是文化沙文主义

科学自身也是一套话语体系,

当中也有各流派的话语权斗争

“科学”并不等同“正确”


识别下图观看完整回放


10(1).jpg

11(1).jpg

动动手指,轻松分享,

免费直播,想看就看!



关于推荐首届中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卓越贡献奖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行 …